事隔多年來補一些聆聽心得吧,
![圖檔](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vRHKuyWdcY/Ug2x_3s9klI/AAAAAAAADD0/6YIIQyFkDKk/w400-h600-no/IMG_1647_%25E8%25AA%25BF%25E6%2595%25B4%25E5%25A4%25A7%25E5%25B0%258F.JPG)
配戴感:
耳罩屬於真皮,戴起來相當舒服,頭帶相當寬大並且是網狀設計,久戴不會有壓迫感。
耳機質感:
除了部分耳機骨架是塑膠霧面銀配色之外,金屬材質的重量及視覺效果都不錯,耳機設計以推出的時間點來看是非常有未來感的XD,甚至有點小hd800的fu,雖然sa5000比它出生還要早許多。
聆聽心得:
SA5000需要相當久的時間來run in,依在下這種邊聽邊run的習慣,大概花了近三年才算有個樣子,而sa5k也如許多前輩說的一樣,它非常能夠反應前端的優劣,因此適合給它聲音乾淨自然的訊源,在擁有高解析能力的加持下,能夠營造出不錯的音場,只是不是在耳罩,而好像是在腦袋瓜裏刻劃出來,這大概就是大家初聽sa5000時的第一印象 - 嚴重的腦中音效應,
但這是不是代表所有的聲音都是往腦裏面塞? 我覺得並不是,在人聲中頻的部分是相當置中的,優點是人聲顯得相當有水份,不是那種乾澀的尖銳氣音,樂器及配樂則是能夠與人聲有著鮮明的分離度,低頻的量少但質優,雖然無法像AKG K7系列那般Q彈,卻可以襯托出音樂的線條,甚至能夠讓我感覺到光澤般的亮度,因此,SA5000是具備層次感這項優點的,只是要讓它發揮出來就得考驗訊源的能耐了,也不負多年前網兄們給它取的"照妖鏡"這個稱號。
極緻典雅我覺得十分適合用來形容sa5000,70歐姆的阻抗讓它與akg k7系列一樣非常地令人難以伺候,感覺不難推動,偏偏卻又無敵難推得動聽,相較於其他耳機,sa5000的頻寬相當高,在透明度及空氣感這方面加分許多,但與聲海家那種輝紘殿堂般的壯闊氣勢還是差很多,有著淡淡的監聽味道,旗艦級的表現中階的價格,我認為這點很超值XD
若是要判別sa5000是屬於厚聲底還是偏薄的耳機,我的答案會是屬於偏薄,或許因為這點讓許多愛好sony的玩家對sa5000有些怯步,偏薄的聲音在初聽時實在不怎麼討喜,但在陪伴它一段時間之後,我才能見識到許多年前sony在音響器材界的那股傲氣在SA5000身上表露無遺,高規格好聲音卻又有著一股淡淡的商業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