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開始在網上找, 但是找到的大多都無關原理,要不然就是根本就是錯的... (那個銀黑色金屬膜不是水銀, 是鋇或其他氧化速度很快的金屬)
後來終於去網路百科全書 Wikipedia.com 查詢, 查到了一些頗為有趣的資料...
管子在生產的時候,事實上除氣環是放置除氣劑(大多是鋇,某些特殊管子會用性能更好,氧化速度更快的金屬/除氣劑)的地方, 當管子在真空下封起後,廠商採用類似電磁爐的遠端加熱原理來加熱除氣環, 來導致溫度高到超越除氣劑鋇的氣化點.
在氣化的同時, 當然鋇在同時也是被強烈的活化了, 所以會在短暫時間內更有效率的吸收空氣. 同時間下, 被氣化的鋇也會附著在離除氣環最近的玻璃管壁上. 所以生產的時候除氣環有點歪的管子 (手上有一隻), 那個除氣劑膜也會跟著歪一邊.
當管子裂開的時候,鋇會跟空氣中的氧氣起化學作用而變成白色... 而除氣環在管子生產完畢, 被加熱到所有的除氣劑都揮發了之後, 他的工作也完成了, 就變成了 "裝飾品"
![混亂ing :aa:](./images/smilies/b13.gif)
也許有人想問, 那除氣環對聲音有什麼影響呢? 我看了 Wikipedia 之後的結論是,完全沒有影響... 除氣環形狀不同的管子, 它的生產過程或某些設計的部分應該是也有被變動過, 所以才會有聲音與性能上的不同. 是因為整個設計改變,才會讓聲音與除氣環的形狀改變, 而不是改變除氣環形狀就造成的聲音的不同. 當然啦,這事我個人自己的認知...
歡迎大家發言指教, 歡迎加油添醋, 火上加油啊... 有什麼不對的煩請指正, 這篇文章並不是翻譯 Wikipedia 的資料, 而是參考 Wikipedia 的資料與自己的理解...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哇哈哈哈 :D](./images/smilies/icon_smile_big.gif)
Wikipedia 資料網址:
除氣環: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tter
真空管:
http://en.wikipedia.org/wiki/Vacuum_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