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主要是我曾經有過不少PIONEER的產品,先說我不是PIONEER控喔!
要講MONITOR要從最早的MONITOR 10開始說起,抬頭遙望遠方~~~ XD
在1975年PIONEER為了能夠把所有的音樂細節重現而開發的監聽耳機
但有趣的是..因為表現太好也沒有一般監聽耳機乾冷瘦的問題,反而
讓眾多的燒友也可以拿來欣賞音樂同時聽前端的聲音走向而大受好評
這我相信也是當初開發這產品所始料未及的,而1980年再推出了更強大
的MONITOR 10II使用稀土元素的磁體與厚度僅38微米的振膜,這樣就
結束了嗎? 並沒有喔!在1987年又推出了陶瓷鍍鈦振膜的SE-M90響頻
達到驚人的3~50000Hz (哥在1987年就已經是HI-RES了)
謎之音: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XD 開玩笑的~~~
可惜的是1990年後耳機產品市場急遽衰退,以至於先鋒開始縮減耳機
的開發,在1997年推出斜置單體讓聲音能正對耳朵的SE-M750與2000年
發售的SE-M870真正冠上M系列血統的最末代產品,但也只有M870是稍為
高階的產品..真正高階的Monitor產品還是沒有出,直到現在~~~~~~~
在上月中"豪"友(土豪無誤 XD)說~~~快來找我...我有一個東西要借你聽
我心裡的OS是:Z1R嗎?還是T700?該不會是我沒興趣的HD800s或T1 MKII吧!
我直接回說:下班累了,改天再去找你
沒想到我朋友就LINE了Monitor 5的照片....挖靠....根本是開大絕招
然後現在這附就在我家了 Orz

PIONEER竟然出了SE-Monitor 5這款真正Monitor的最上位機種~~~~~~
號稱監聽的產品那麼多為何我偏好PIONEER呢?原因很多,我隨便說幾樣
1.滿足我對微細節的需要
2.音場跟訊源是一致的
3.超越當代產品的空間感
4.耐用
5.聲音動人耐聽
6.同首歌能夠表現出小音量與大音量的對比(動態要很強)
照例先來曬圖跟分享規格

驚人的規格

一打開那包裝保護得很好又相當有質感

耳罩上方的透氣平衡孔

耳墊是3D立體的形狀..可以服貼在耳後與耳跟

內附兩條線可以替換...3.5mm單端與2.5mm平衡端子很有心

拿N3這類隨身數播就可以推出還不錯的聲音..當然要發揮實力
請用桌機比較適合

頭樑也是用皮革包覆

熟悉的PIONEER

傳說中的奈米纖維振膜

全金屬外殼所擁有的高級感

有想看我介紹設計的朋友回文跟我說我再補充,這次我以分享聲音為主
初聽的震撼、真正的HI-FI
MONITOR 5是走HI-FI風格跟大師走HI-END風格是完全不同類型的,當然
有人會認為MONITOR 5是次旗艦,但我認為那是錯誤的看法..原因很簡單
PIONEER本來就是有兩個產品線MONITOR與MASTER,都是旗艦沒高下之分
在使用天鵝絨材質的耳墊聆聽Frank Sinatra - Fly Me To The Moon
Remastered 24BIT 2008年版時,那聲音的自然度與幾乎跟開放式耳機
一樣的聽感!讓我把耳機拿起來跟A800、FDA100、PFR-V1一直交換聆聽
確定我沒聽錯 XD 0~7秒的鼓聲與小喇叭的氛圍現場感極強,有看2014
年版的機器戰警應該可以想像跟在電影院看男主角在被喚醒前那段
背景音樂一樣,還能聽到演奏者在現場的小雜音。
有趣的是原本歌名並不是Fly Me To The Moon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2008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hxibHJOE5E
原始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aXJ3m6VX8
細節表現之豐富讓人讚嘆
Frank Sinatra 的something stupid
這首配樂中的吉他與弦樂器泛音的豐富程度與聲音密度很高,尤其是
微細節與小音量下的聲音密度之強大,跟部分歐系耳機(HD800s、T1MKII)
的刺激聽感是完全不同的,都是讓你一耳朵就可以聽到滿滿的細節,
有人說一些高階耳機的微細節是你仔細聽..專心聽..用力聽都可以聽到,
對我來說那肯定是吹牛或坑爹的說法!啥叫仔細聽都能聽到細節!
這解析根本就叫糊的一踏糊塗!這說法拿來套上路邊攤販賣的599耳機
不也是一樣嗎?
真正的好耳機與好喇叭是你不用仔細聽都可以聽到豐富的細節與清晰的
音樂輪廓跟聲音定位。
動態之強
要聽動態一般要聽交響樂了,所以我拿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Tchaikovsky - Festival Overture 1812
Antal Dorati的版本,這版本厲害了是用真的加農砲來取代大鼓的版本
到11:47秒開始的砲聲與13:51秒開始的砲聲,可以感覺到大腦在震動
而前頭的小提琴等樂器在輕輕演奏時也能清楚聽到,爽度爆表啊!
講到聲音定位就要拿電影來說了,剛好我也收了2017的The.Mummy
這部或許很多人不滿意劇情,但音效來說卻是超高標準的表現
從片頭被敵人開槍那子彈亂飛的場景,畫面的子彈跟聲音的位置是
一樣的

在樓梯丟手榴彈落下的聲音定位好清楚

甚至是飛彈打擊敵人的爆炸也是很震撼..等等我知道有人覺得低頻
的量可能會不夠...別怕...看電影時在把200HZ以下的低頻增加4DB就
有足夠爆棚的低頻量,跟我在國賓的體驗是一樣爽的..更正...更爽

在尼克把鎖鍊打壞時,那蜘蛛爬出來的聲音讓我從椅子跳起來確定
我旁邊是真的沒東西才又在坐回椅子上 XD

可以清楚地聽到"范"叫尼克過去的聲音

這段看電影被嚇一跳看藍光又被嚇一次

總結
SE-MONITOR 5不單單是單純有監聽實力的耳機,當然聲音中性、聲底
不厚不薄、三頻均衡並不特別強調某頻段導致失去平衡度,不一樣的是
擁有其他監聽耳機所沒有的自然音場與廣闊度,聲線清晰卻又相當細緻
不刺激。
在有足夠好的前端時能夠聽出CD與HI-RES音樂的不同,雖然聲音不濃郁
但卻可以讓你享受音樂,也可以精準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那我相信
很多朋友想知道的是好不好驅動,答案是好驅動但大耳罩拿隨身數播
是無法推出實力,至少在需要大動態與低頻的驅動力肯定是無法滿足
至少想聽出實力與夠力度的低頻是非上桌機不可。
目前國外有一些聽過的評價說沒低頻,這有兩個可能
1.沒戴好..畢竟是密閉式耳機有戴眼鏡的如我:只要沒戴好鏡架有縫
那低頻當然就沒有了
2.播放器推力不足,雖然SE-MONITOR 5低頻的量並不多但是低頻的
力度是可以清楚的感覺到,推力不夠低頻自然就沒力
第三個例外就是低頻控...麻煩把來亂的低頻控拖走好嗎 XD
雖然SE-MONITOR 5這麼好卻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低頻控肯定是不會
滿意尤其是喜歡濃郁歐系聲底的朋友或許要靠前端來調音了,但
SE-MONITOR 5的出現讓27990元這價位出現了一個強力的競爭者,有
機會試聽的話!請別錯過絕對會讓你驚訝。
新增好東西心得
話說MONITOR 5依然在聽但終究還是要還給豪友,所以在網路上看到
日本有賣一個風評很棒的耳套,抗菌防臭而且與皮膚的觸感聽說很好
在找代購的時候發現台灣竟然有代理,於是乎就在桌上了 XD

MIJ的就是爽

蠻精緻的FU

實際套上大耳罩也是很不錯

這是好東西啊!與皮膚接觸的感覺也很舒服,尤其是我的A800這大耳罩
原本的絨布耳墊我其實不喜歡那有點扎的感覺,套上這纖維布套後
很舒服也不會再黏上我家的貓毛了 XD 幾爸婚...........
像昨天天氣比較熱...皮耳墊在戴上10多分鐘後會黏在臉上,有這
布套後變得透氣舒服非常多.......之前有在某店買過網路大推的布套
都沒這麼舒服而且價錢也差不多..有這需求的朋友我建議一定要買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