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CS 都出了 USB DDC 升頻器 1394+USB 雙劍合併
也有廠家 研究光耦合 分離PC的電源(喊久了)
HTPC 做為家庭媒體中心 也是大勢所趨
我覺得 把電腦配件 當HI END 一樣方式處理
效果會是全面的
eddie0817 寫:tiger888 寫:其實,電腦訓源我覺得就是方便,以前玩了一陣子,9632也用了幾個星期,總覺得還是缺少音場深度,最後還是靠好的D/A才解決的,前前後後再上頭也投資了六七萬了....現在是用CDP,電腦就當背景音樂了。
強烈建議9632再上DA
小弟用1212M+DA效果就比9632類比來的理想
9632再輸出到DA煥然一新
建議用9632數位輸出 轉接線要定做一下
會比原廠的好不少
真感謝zzz201兄告知
網兄花好多錢,建議多聽音樂 放輕鬆
不然之後會花更多錢
chipzahoy 寫:電腦訊源如果要當Hi End訊源玩,軟硬體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一個"瑣碎的小細節"設定不對結果就大不同。我原本自認做了夠完善的軟硬體優化動作,結果前幾天在先進的指點下,把BIOS的memory multiplier從2.5改為2,明顯的感覺到人聲定位變清楚,整體清晰度提升,也比較沒有暈染。找來女朋友跟幾個朋友試聽,也都給予肯定的答案,由小見大,諸多的小小不足累積起來 (主機板、cpu、記憶體選擇不當,風扇散熱/獨立顯示卡/光碟機這種致命傷就別提了),對聲音的傷害是難以估量的。
姑且不論台北音響展的水平與商家功力,CAT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算是跨領域的產物了,即便該商家音響功力過人,也不見得懂得如何正確的處理電腦訊源。就如同去光華商場找個經驗豐富的店家組一台高級的"音樂用電腦",對音響沒有了解的人組起來的成品,聲音可想而知。已經是成品的CDP肯砸錢有好聲不難,畢竟廠商都幫你調校到好了,忍不住想提醒一下,我們在組電腦訊源時買的都是CAT的零件,組件配合、軟體調校不當,C/P值再低都很正常的事情。相信多數人都能接受音響器材不是換了頂級OP、電容,塞一堆好料就一定變Hi End的觀點,不然音響大廠都可以退出市場了。CAT在某個程度上也是如此,接上專業錄音卡跟DAC(不好的dac還會有反效果)只是有所幫助,不是Hi End的保證,最後還是要用諸多的軟硬體手段"調音"才真的算是發燒訊源。這個概念我想大家應該都有,只是換了個新玩意一時反應不過來,多花點時間想想就好。
總歸一句,不妨用嶄新的角度來看待CAT這個音響器材中的新成員,別再把它當成小叮噹了。想聽Hi End的聲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電腦訊源當作一件單純音響器材來使用,試想你會用CDP玩遊戲、拿擴大機上網、用喇叭看愛情動作片嗎?要是做不到這點,那請做好心理準備,你的CAT注定跟Hi End無緣。電腦訊源就是如此(殘酷),沒有多大的中間地帶。與其再浪費金錢心力,不如就像網友說的,輕鬆用CDP聽音樂吧,不想開音響時,用電腦上網聽聽mp3就不錯了,而且還節省硬碟空間。
我先前提到的一些改善聲音的方法,都只算是玩發燒電腦訊源一些該具備的基本軟體、DSP、跟改善聲音的常識。
tim.chnan 寫:我覺得用電腦訊源目前主要問題是各式各樣的雜訊
對於播放時受其他操作干擾產生的雜訊,我有限的經驗裡面覺得主機板和電源的影響比較大,這一部分常常就很明顯反映在硬體售價上面,我覺得高價的電腦表現還是比較好,例如前 IBM 的 Thinkpad 系列筆電就表現比我用過的其他筆電(如 Dell, Toshiba Satellite, HP)好,而桌上型如果用 Server 等級的主機板,表現也會比較好,播放音樂實比較不會受其他軟硬體動作所影響,如果想要試試 Server 等級主機板的話,我以前都是跑去買 Tyan 或 Supermicro 的主機板
如果是背景雜音的話,我現在覺得外接裝置在這方面的問題少一點。
chipzahoy 寫:tim.chnan 寫:我覺得用電腦訊源目前主要問題是各式各樣的雜訊
對於播放時受其他操作干擾產生的雜訊,我有限的經驗裡面覺得主機板和電源的影響比較大,這一部分常常就很明顯反映在硬體售價上面,我覺得高價的電腦表現還是比較好,例如前 IBM 的 Thinkpad 系列筆電就表現比我用過的其他筆電(如 Dell, Toshiba Satellite, HP)好,而桌上型如果用 Server 等級的主機板,表現也會比較好,播放音樂實比較不會受其他軟硬體動作所影響,如果想要試試 Server 等級主機板的話,我以前都是跑去買 Tyan 或 Supermicro 的主機板
如果是背景雜音的話,我現在覺得外接裝置在這方面的問題少一點。
雜訊的確是電腦訊源的主要問題之一。高價電腦的表現不見得比較好,事實上高階的電腦元件反而會讓訊源衰聲。例如最近高階主機板標榜的節電跟(前一陣子開始風行的)全固態電容,對聲音的影響都是負面的,有興趣的可以買一塊來實驗看看,頂多像我一樣,吐血三升之後把那塊高階主機板拿去升級遊戲機可以的話,盡量避免高價產品,因為高價/高效能的產品幾乎都和高耗能、高工作時脈劃上等號,用在敏感的電腦訊源上反而不美。
如你所說,主機板跟電源的影響的確很大,只是重點不在價格,而是主板以簡單為佳,電源則是以穩定、工作頻率高為優先。高階主機板的用料也許比較高級,但是這類板子往往附帶多餘的記憶體插槽、一堆PCI/PCI-e擴充槽、還有內建HDMI、光纖、DVI、無線網路介面,這些見鬼的東西只會讓電源更髒,讓音效卡工作時受到更多不必要的干擾。沒有升頻需求的話,新的Intel Atom其實會是個很好的選擇。整張主機板只有一個CPU、記憶體插槽及PCI擴充槽各一,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如果Intel Atom未來配合好一點的晶片組,只要改善一下電源就很有機會Hi End。
lfc555 寫::)
我覺得 還是花小錢換回最大樂趣
我把我的PC 在電源線材機殼 處理好
我發現 我 的螢幕顏色也變漂亮了 各方面都獲得提升
PC AUDIO 我最常聽的是 台北愛樂99.7 MB上的光> DAC> AMP
或直接用 5~6年前被我惡搞 2.1聲道電腦喇叭
我不認為以目前的技術 十萬的電腦 可以跟上十萬的CDP 別忘了 還有LP全類比的存在
期待 聽到DCS USB DDC 可以讓我改變想法
lfc555 寫::)
這個朋友 是多媒體工作者 工作就是一些遊戲動畫設定 廣告OP 等
對 他來說那些配備是絕對必要的 (MAC PRO也有)
言歸正傳
我非常同意 高價不表好聲
降低高頻雜訊 必要 遮蔽 也是必要
大電力 電源供應器 連波高
汽車 有人想到逆電流 穩壓
是不是有必要讓他的直流輸出 變的更平直 穩定
高熱 是高頻的代價 除了降低熱源
是不是有其他高效率散熱方式 全銅散熱片等
![]()
dcs Scarlatti USB DDC 要我好幾年的薪水 不吃不喝
打敗它 當然不是不可能 不過要對比的是他所使用的 TEAC VRDS轉盤系統 才合理
ucc 寫::) 不知網友有沒比較過 . 哪一張主機板做為電腦訊源 . 效果特優的 ?
測試條件為外接音效卡 . 譬如說9632
sniper 寫:ucc 寫::) 不知網友有沒比較過 . 哪一張主機板做為電腦訊源 . 效果特優的 ?
測試條件為外接音效卡 . 譬如說9632
9632是指RME 9632?
這張不是接板子上的嘛?
怎麼會變外接音效卡
chipzahoy 寫:
雜訊的確是電腦訊源的主要問題之一。高價電腦的表現不見得比較好,事實上高階的電腦元件反而會讓訊源衰聲。例如最近高階主機板標榜的節電跟(前一陣子開始風行的)全固態電容,對聲音的影響都是負面的,有興趣的可以買一塊來實驗看看,頂多像我一樣,吐血三升之後把那塊高階主機板拿去升級遊戲機可以的話,盡量避免高價產品,因為高價/高效能的產品幾乎都和高耗能、高工作時脈劃上等號,用在敏感的電腦訊源上反而不美。
如你所說,主機板跟電源的影響的確很大,只是重點不在價格,而是主板以簡單為佳,電源則是以穩定、工作頻率高為優先。高階主機板的用料也許比較高級,但是這類板子往往附帶多餘的記憶體插槽、一堆PCI/PCI-e擴充槽、還有內建HDMI、光纖、DVI、無線網路介面,這些見鬼的東西只會讓電源更髒,讓音效卡工作時受到更多不必要的干擾。沒有升頻需求的話,新的Intel Atom其實會是個很好的選擇。整張主機板只有一個CPU、記憶體插槽及PCI擴充槽各一,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如果Intel Atom未來配合好一點的晶片組,只要改善一下電源就很有機會Hi End。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3 位訪客